世园会百草园
相约世园会相聚百草园
如何将大自然中生长出来的药用植物转变成能治病救人的药物?
直接生吃?煮水吃?炒着吃?
华夏大地上自古就有明确的指导规范。
年2月在陕西省韩城市发现一幅宋代壁画,整幅画面中表现的中医药场景,实为罕见。正中为草书屏风,屏风前男墓主端坐于椅上。画面主人左侧有一方桌,右第一人手持两药材包,一书“大黄”、一书“白术”。右第二人手持书籍上写《太平圣惠方》。右第三人手端成药盒,其中有“朱砂丸”3字。画像右侧为中药炮制场景,屏风两侧有侍者端水送药。这幅画是首次发现的宋代有关医学方面的壁画,画面中各个人物分工明确,有验方的、有配药的,有制药的,可见当时的医学体系非常的完备。可大家有没有发现,药物在哪里呢?对,就在两个人的手上“大黄”,“白术”。它们已经变成为我们通常可以使用的饮片了。什么是炮制?
植物要变成饮片的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炮制。炮制是传统中药的一大特色。“炮制”一词的前身是“炮炙”是指用火加工食物的方法。我们常常讲药食同源,食品需要炮炙,将生的变成熟的,使之变得好吃容易消化。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方便使用。药物炮制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四个字:减毒增效!雷斅总结南朝以前的中药炮制学内容,编撰《雷公炮炙论》三卷,。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大总结,所列的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炮、煅、浸、飞等。雷斅也因此书而被誉为我国制剂学的始祖。常见的药物炮制内容有哪些呢?清代医家徐大椿提出“四制”: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质。制其形,就是对药物全体进行挑、拣、刮、刷、去掉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以清洁药物;使用捣、碾、磨、锉等方法,把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药物的调剂使用。如人参多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捣碎的方法,保持药性,方便服用。制其性,就是改变药物的性味,减少毒性。古人用水煮附子,油炸马钱子等方法减少毒性。生地黄蒸煮之后变成熟地黄,功效就由清热凉血变成滋阴补阳了。制其味,即改变药物的气味。如药味太苦,令人作呕。气味太大,就无法下咽,或者会引起胃肠反应。炮制可以矫味、除臭,或中和过重的味道。制其质,药物的质地也可以影响药效。如质地滋腻药物如熟地黄精需要配合砂仁炮制。随着时代的发展,炮制方法也不断的演变完善,现在所用的炮制方法: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炒、炙、煅、煨等。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等。以及纯净、粉碎和切制等方法。总之,中药的炮制并非可有可无,而是根据不同药物的情况,通过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加强药物效用,减除毒性或副作用,便于贮藏和便于服用。药材经过炮制就变成我们日常使用的饮片,后附一张炮制工艺流程图供大家参考。文章来源:北京世园百草园
编辑:佳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