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临近,又是一年一度“立Flags季”。高校考研教室里又换了一批新成员。同时,留学预备生刚刚冲刺完第五学期的期末考试,正在为假期雅思和实习“焦头烂额”。新旧交替之际,我难免有所感慨有多少大学生在十字路口徘徊不定,做着“非彼即此”的选择题。动用了四分之一朋友圈,今天就来帮大家对比一下“白月光”和“朱砂痣”。
01
申请时间:一年一次vs一年多次多所
考研党:每年只有一次机会,报考一所学校,部分院校专业可以调剂,但一般满意度较低。S学长,本科:南昌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清华大学-教育学,现为某希望小学校长。身为S的本科同班同学,我四年都没有见过S真身。四年里,他只在期末考试和毕业答辩的时候出现。大四那年,S竟然报考了北师大的教育学硕士,且不出意外落榜了,最终被迫调剂到清华大学教育学……当然,这万万分之一的幸运是用大学四年的勤勤恳恳所换来的。留学党:每年可以同时递交多所院校申请,当年申请成功的概率较高。W学姐,本科: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政治学,硕士:莫纳什大学-社会工作,现为某知名学校教师。在大学本科期间,W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学术成绩,并且英语水平一直在线。在大三那年,W目睹了很多同学迷茫跟风选择了考公务员或考研,随即也有些手足无措。大四时,大部分考研的同学都落榜了,身心俱疲地再次报考二战。同年,W递交了澳洲多所名校的申请都取得了录取,最后选择了莫(gen)纳(wo)什(dang)大(tong)学。02
总体学制:2-3年vs1-2
考研党:一般专硕2年,学硕3年。留学党:一般为1-2年。课程安排与收获:松散的设置+导师小助手VS紧凑的安排+全球化代表考研党:硕士研究生设置相对比较松散,一般研一、研二有课,研三进行论文,以结课作业为主,一般没有考试;帮助导师完成项目,在实践中积累经验。T学姐,本科: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现为某二本院校行政人员。老T一直是同龄人眼里的语言天才,英语、法语、西语、日语……从入门到大师,别人十年功,老T超轻松。老T跟我透露,国内读研比较轻松,闲得她把图书馆外语书都看完了,还把金庸大师的书都翻译了。留学党:课程安排一般比紧凑,会有平时作业、考试和各种论文进行考察;体验不同教育体制,拥有开阔思维,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熟悉各色文化,容易接受新鲜事物……D学姐,本科:爱丁堡大学-教育学,硕士:莫纳什大学-社会工作,现为某国际学校教师。当老T用4国晒圈喊无聊的时候,D仙女和我正踏着南半球第一缕日出,奔向图书馆占座抢书,然后一坐就到夜深。这不是期末,也不是期中,只是开学的第二周后……D仙女小小年纪游历了世界,上天入地啥都不怕,却每每对着学术论文成魔,看着成绩单傻笑。顺利结课的墨大学子——来自墨尔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