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阪乘坐JR线到京都不过半小时,却感觉世界调小了音量。朋友说,京都就是这样,哪怕在关西也是一直端着的。大街上无论年龄几何,女人们腮红刷的仔仔细细,男人们发蜡抹的根根分明。他们的庭院也是这般会“打扮”。西芳寺预约10点到,9点59分大门仍是紧闭。直到门卫从里面柔声唤你进门,手拿日英双语请勿高声喧哗、手机静音的告示时才会安心没走错地。接着脱鞋入大殿抄写心经,哪怕是毛笔锋都没开,也是要游客们跪在木几前签名写完才能进园。这个一系列的行为是一种仪式,势必卡得了人流,压得了人心。等真的近看园中池木,哪还敢扬起丝巾大喊“快帮我跟这颗树合个照。”我把形式感比喻成“打扮”全无恶意。和女孩子对喜欢的人说“讨厌”没有什么差别。西芳寺当得起这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等待。它是古园,历经多代改建,承载着日本造园史风格变换的节点。有别于欧式的俯视角,池泉、枯山水、茶庭、坪庭这4大风格类型不难看出,近景的平视和仰视是日式园林主要观赏视角。西芳寺以向上关为界,一半园地为池泉观赏式,一半为最早的枯山水雏形。平地环池而行,树与树之间景色框在其中。清石台阶上行,枯瀑布石组高低错落。一平一仰看的是僧人梦窗疏石在的14世纪人们对水的理解,品的是16世纪僧人策彦周良对石的感悟。而这满园的苔藓又是18世纪江户时代人,对禅宗花园喻大千世界的观点。黑色木瓦建筑为向上关鹤岛枯瀑布石组满园苔藓它的池、石、草木都是教科书式案例。池泉在分类里还可以细分为舟游式、观赏式和回游式。西芳寺是观赏式的代表。人是坐在室内茶庭向外观赏风景,湘南亭、少庵堂和潭北亭分布在园中,但凡建筑前方都是苍翠有致。黄金池整体像“心”这个汉字,取得是白居易“月点波心一颗珠”的意境。驳岸在夏天绿的恣意,已经去看不清哪里是石,哪里是土。想找一找表示中尊(如来)协侍(菩萨)的三尊石组有些困难。这种有象征符号的石组,在日式禅宗庭院里还有很多。池中的龟岛、鹤岛象征长寿健康。山腰上的坐禅石,龟石组也都在往禅的主题靠拢。▲最右边的三尊石组苔是苔,藓是藓,上百个品种依树石种植才会出一个苔寺。我认得不多,羽藓、大灰藓、白发藓西芳寺都有分布。苔藓其实很难打理,光照强度、湿度和通风状态若是环境对了还是小事,维护才是真难啊。工匠们不仅要及时清理枯黄的苔藓,要人工清理掉在苔藓上的脏物,到了冬天还会用松针铺满来防止低温伤害。西芳寺里红枫、杉木、樱花、女贞、茶花、朱砂根都是寻常物。植物种的东一个西一个,有些凌乱,有点散,可又疏密得当,放在一起又很平衡。讲的玄一点,是尊重每颗树自己的个性。科学一点,一定是建造师极懂植物,知道这个植物会长成什么样,也仔细观察过游人的动线,能结合所有的水、石、与整个花园的风格做搭配。这里面是大审美和千万个刻意为之。松树底下都有支架临水的日本吊钟京都,是孕育了这样一个庭院的城市啊!这个城市就是要把好喝的咖啡店要藏在居民楼下,四照花遮了一半门面。好吃的烤肉店隐在地下一层,头发花白的服务员擦桌、收钱安排的妥妥当当。你说京都好,它就藏起来,深怕你再用好的标准要求它。你说它不好,它压根不在意。美丑是你的评价,我只在乎那片苔藓上是否积了落叶。图、文、视频剪辑all:田花花在沧浪亭里转圈圈艺圃一面留园一粟写文自娱自乐分享随喜田二花
赏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