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根 >> 朱砂根产地 >> 何首乌

何首乌

何首乌

(交藤地精马肝石赤葛九真藤夜合陈知白桃柳藤疮帚红内消)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主产于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江苏等地。原植物喜生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喜温暖潮湿气候,忌干燥和积水,粘土不宜栽培。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临床用名有生首乌、首乌、制首乌。

《日华子本草》:味甘。久服令人有子,治腹藏宿疾,一切冷气及肠风。

《开宝本草》:味苦、涩,微温,无毒。主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本草衍义》:兼黑髭鬓,与萝卜相恶,令人髭鬓早白。治肠风热多用。

《滇南本草》:味微甘,性微温。古本草注云∶久服延年耐寒,且味涩、苦。

入肾为君,涩精,坚肾气。止赤、白便浊,缩小便。入血分,消痰毒。治赤白癜风,疮疥顽

癣,皮肤瘙痒。截疟,治痰疟。

(附方)治赤白癜风。

何首乌苦参等份,酒洗,共为细末。用皂角水泡,竹刀披开,取浓汁为丸。

(又方)治痰疟。

何首乌黑豆煎露一宿,次早煨热服效。

(又方)治寒热往来虚疟。

法半夏(一钱)白茯苓(三钱)何首乌(一钱炙)生姜(一片)水煎露一宿,次早煨热服。此方治疟,以七天后可用。中气虚者良效。若初病风邪未消,痰火不清,饮食不消,忌用。

《本草蒙筌》:味甘、苦、涩,气微温。无毒。今生近道,原出城。(县名,属山西。)篱堑墙坦,随处蔓发。有雌雄二种,对长苗成藤。夜交合相联,昼分开各植。凡资入药,秋后采根。大类山甜瓜,外有五棱瓣。雌者淡白,雄者浅红。雌雄相兼,功验方获。咀竹刀禁伤铁器,浸泔水过宿曝干。木杵捣舂,茯苓引使。忌猪羊血汁,恶萝卜菜蔬。主瘰痈疽,疗头面风疹。长筋骨,悦颜色,益血气,止心疼。久服添精,令人有子。妇人带下,为末酒调。原取名曰夜交藤,后因顺州南河县何翁服之,白发变黑,故改称为何首乌也。\x花\x采九蒸九曝,久服亦驻颜容。

(谟)按∶李远曰∶此仙草也。五十年者如拳大,服一年则须发黑。百年者如碗大,服一年则颜色悦。百五十年者如盆大,服一年则齿更生。二百年者如斗栲栳大,服一年则貌如童子,走及奔马。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其中有鸟兽山岳形状号山精,纯阳之体,久服则成地仙也。李君斯言,必有所考,不然岂妄诞以欺人哉?况今台阁名公,竞相采取,异法精制,为丸日吞。亦因获效异常,曾令锓梓传世。或佥曰八仙丹,或曰延寿丹,或曰八珍至宝丹,征实取名。一以重药之非凡,二亦表李君之不诬矣。

《本草纲目》: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以上。气血不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矣。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应苍真人,以七宝美髭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宋怀州知州李治,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七十余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则服饵首乌丸也。乃传其方。后治得病,盛暑中半体无汗,已二年,窃自忧之。造丸服至半年余,汗遂浃体。其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其方用赤白何首乌各半斤,米泔浸液,竹刀刮去皮,切焙,石臼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五十丸。亦可末服。

茯苓为之使。

《药鉴》:气微温,味苦涩。疗头面风,消诸痈肿。长筋骨而悦颜色,益气力而止心疼。久服添精,令人有子。与血药同用,能黑须发。与利药同用,能收痘疮。佐白芷,又止痘疮作痒。君寄生,又驱风疾作痛。大都多年肥大者为美。忌萝菔。

《本草经疏》:何首乌,本文味苦涩微温,《传》言味甘气温,其禀春深生气无疑。春为木化,入通于肝,外合于风,升也,阳也。入足厥阴,兼入足少阴经,故为益血祛风之上药。雌雄二种,遇夜则交,有阴阳交合之象,故能令人有子。肝主血,肾主精,益二经则精血盛。发者,血之余也,故乌髭鬓。其主瘰疬者,肝胆气郁结则内热,荣气壅逆,发为是病。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与肝为表里,为少阳之经,不可出入,气血俱少,乃风木反主,行胆气,益肝血,则瘰疬自消矣。调荣气则痈肿消。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散,故疗头面风疮。肠澼为痔,痔者湿热下流,伤血分而无所施泄,则逼近肛门肉分,迸出成形为种种矣,风能胜湿,湿热解则痔将自平。心血虚则内热,热则心摇摇而作痛,益血则热解而痛除。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气,延年不老者,皆补肝肾,益精血之极功也。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者,妇人以血为主,月事通后,厥阴主之,带下本于血虚而兼湿热,行温益血,靡不除矣。

简误:何首乌为益血之药,忌与天雄、乌头、附子、仙茅、姜、桂等诸燥热药同用。

《雷公炮制药性解》: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无毒,十二经络无所不收。观其藤夜交,乃补阴之剂也。消瘰疬,散痈肿,疗五痔,止肠风,乌须发,美容颜,补劳瘦,助精神,长肌肉,坚筋骨,添精髓,固腰膝,除风湿,明眼目,及治妇人产后带下诸血,老年尤为要药,久服令人多子延年。去粗皮,酒浸拌黑豆末蒸之,水中复加黑豆及酒,晒干,九次为度。春夏采鲜者,赤白合用,兼补气血。茯苓为使,畏猪羊血、无鳞鱼、萝卜,忌铁器。

按:何首乌大能补益,全在蒸晒如法,大者剖开,其中有鸟兽山岳之形,亦神物也。传云:五十年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髭鬓青黑;百年如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如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重生;二百年如斗大,号山翁,服之一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年如栲栳大,号山精,服之一年,延龄益寿,纯阳之体,久服成仙。迩来渐能用之,惜未能如法制之耳。

《本草乘雅半偈》:(宋开宝)

药有雌雄,指花实之有无,或形色之相肖。唯何首乌色分赤白,雌雄共生其地,两藤互为交解,如天上夫妻,目视执手,以为淫事者也。还须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坚固服食而不休息,乃得形随物外。

苦涩微温,无毒。

主瘰,消痈肿,疗头面风,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须。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

曰∶本生顺州南河县,今在处有之,岭外、江南诸州都有,以西雒、嵩山,河南柏城县者为胜。唐元和七年,僧文象,遇茅山老人,始传其事。李翱乃着何首乌传云∶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儿,生而奄弱,年五十有八,无妻嗣,尝慕道在山。一日醉卧山野间,忽见有藤二株,相隔数武,苗蔓互相交结,久之方解,解之又交。田儿讶其异,至旦遂发其根,无有识者。后有山老来,出而示之。曰∶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或属仙草,何不服之!遂杵为末,空心酒服一钱。七日遂思人道,数月强健倍尝,因而尝服,倍至二钱。经年夙疾皆痊,发乌容少。十年内,连举数子,更名能嗣。子延秀,服之皆寿百有六十;孙首乌,亦多子,年百有三十,发犹乌也,因名首乌。有李安期者,与首乌同里,得授其方,遂叙其事而传之。春生苗蔓,延竹木墙壁间,如木状,雌雄共生其地。雄者茎色黄白,雌者茎色黄赤,苗蔓时交结,或隐化不见也。叶似薯蓣叶而不光泽,夜合昼疏。又似合欢叶之昼开夜合也。夏秋开黄白色花,似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杂小如粟粒。根有五棱,瓣似甜瓜,形似连珠,色分赤白,白雌赤雄也。在地五十年者似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发髭青黑;一百年者似碗大,号山哥,服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者似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更生;二百年者似一斗栲栳大,号山翁,服之一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年者,似三斗栲栳大,号山精,或似鸟兽山岳之状。此纯阳之体,服之成地行仙也。修事,春末、夏中、秋初三时,候晴明日,兼雌雄采之,布帛拭去泥土,生时勿损其皮,烈日曝干。密器收贮,一月一曝,临用去皮,杵末,酒下最良。有疾者,茯苓汤下,以为使也。凡服用偶日,服讫,温覆,取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导引尤良,别用他制者无效也。忌铁器、猪肉、羊血、无鳞鱼、莱菔、葱、蒜,触药,则无力矣。先人云∶读开宝主治,属内益精血经脉,外荣须眉容色者也。故根虽绝小,藤蔓乐延,乃得偏多外向,以作春花之丽。又云∶取雌雄之交,全阴阳之真,成有形之识,非飞行之神。

曰∶何首乌,原名交藤,以言象也。缘唐李翱,有何氏首乌传;宋开宝采附蔓草部,遂拈何首乌为正。据李传,此指事兼转注为名矣。盖何即担荷,首上从,乌为日魄,以言担荷元阳,标以表法也。观夫赤白交结,则金火亡刑,火金合璧矣。更观夜合昼疏,则通乎昼阳之辟则辟,夜阴之阖则阖矣。故饵食者,全纯阳之体,成地行仙。修事,用大如三斗栲栳,形似连珠鸟兽山岳者良。第近世所采,仅大如拳如碗,不易获此奇珍者。谓此钟地灵,转钟人杰,必待人杰,乃获地灵耳。即如拳如碗者,虽无若大异功,亦可维持四大,却病延年。设地大失其坚固,为痈,为痔,为瘰,为疠风;设水大失其润湿,为带、为淋、为精竭、为髓涸、为血液枯;设火大失其暖热,为冷、为厥、为卒中、为心痛;设风大失其动摇,为挛、为痿、为身半不遂、为行步不正。仍可使风归动摇,火归暖热,水归润湿,地归坚固,而众眚除。驻五形,充五脏,美毛发,悦颜色,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楞严经云∶坚固草木而不休息,名地行仙形随物化矣。

《本草易读》:米泔浸拌,黑豆同蒸。忌铁。茯苓为使,忌诸血、无鳞鱼、蒜、葱、莱菔。苦,涩,微温,无毒。足厥阴、少阴药也。益肾补肝,养血祛风。黑髭发而悦颜色,长筋骨而益精髓,治瘰疬而消痈肿,止崩带而除疟疾。

生顺州南河县,今在处有之,以西洛、嵩山、河南柏县者为胜。春生苗,蔓延竹木墙壁间,茎紫色。叶叶相对如山药而不光泽。夏秋开黄白花,如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小。根如拳,有五棱瓣,似小甜瓜。有赤白二种。秋冬取根。

疥疮满身,不可治者,同艾叶煎熏之。(验方第一。)

大麻风,一斤,胡麻四两,九蒸九晒,为末,酒下二钱。(第二。)

伤破血出,为末敷,神效。(第三。)

瘰结核,已破未破,嚼,日二。(第四。)

肠风下血,米饮下末二钱。(第五。)

皮里作痛,不问何处,为末,姜汁合膏敷之,帛包,炙热鞋底熨之。(第六。)

骨软腰膝痛,行步不得,遍身痒,酒制枣肉丸豆大,每三十丸酒下。(第七。)

紫白癜风,多起面项,初无痛痒,后渐微痒,延蔓成片,或游走遍身。纯紫斑者紫癜,粉红有白斑者为白癜,均有汗。初起以万灵丹汗之。首乌、荆芥、苍术、苦参、皂刺丸服,治白癜。又附子、硫黄、姜汁调匀,茄蒂搽之,治紫白二癜。又硫黄一钱,密陀僧一钱,信石分,陈醋合敷之,良效。又密陀僧为末,醋敷之。(第八。)

七宝美髯丹:首乌(赤白各一斤,米泔浸三日,去皮铺黑豆上,砂釜蒸之,如此九次)赤白茯苓(各半斤)菟丝子(半斤,酒蒸)当归身(半斤)故脂(四两,酒浸,黑芝麻同炒)牛膝(半斤。)共为末,蜜丸龙眼大,每酒下二三丸。黑须发,壮筋骨,固精气,续嗣延年。(诸方第一。)

《本草新编》:何首乌,味甘而涩,气微温,无毒。神农未尝非遗之也。以其功效甚缓,不能急于救人,故尔失载。然首乌蒸熟,能黑须鬓,但最恶铁器。凡入诸药之中,曾经铁器者,沾其气味,绝无功效。世人久服而不变白者,正坐此耳,非首乌之不黑须鬓也。近人尊此物为延生之宝,余薄而不用。惟生首乌用之治疟,实有速效,治痞亦有神功,世人不尽知也。虽然首乌蒸熟,以黑须鬓,又不若生用之尤验。盖首乌经九蒸之后,气味尽失,又经铁器,全无功效矣。不若竟以石块敲碎,晒干为末,同桑叶、茱萸、熟地、枸杞子、麦冬、女贞子、乌饭于黑芝麻、白果,共捣为丸,全不见铁器,反能乌须鬓,而延年至不老也。

或问何首乌蒸熟则味甘,生用则味涩,自宜制熟为黑,则白易变为黑矣,此情理之必然也,先生独云生用为佳,亦有说乎?曰:首乌制黑,犹生地之制熟也,似宜熟者之胜生。然而首乌不同生地也,生地性寒而味苦,制熟则苦变甘,而寒变温矣,故制熟则佳。首乌味本甘而气本温,生者原本益人,又何必制之耶。况生者味涩,凡人之精,未有不滑者也,正宜味涩以止益,奈何反制其不涩,使补者不补也。余所以劝人生用之也。

或疑何首乌乃乌须圣药,不制之,何能乌须?先生谓生胜于熟,读先生之论,则实有至理,然未见先生之自效,恐世人未必信先生之言也。曰:吾谈其理,何顾吾须之变白不变白哉。况吾须之白而乌,乌而白者屡矣,乃自不慎酒色,非药之不验也,盖服乌须之药,必须绝欲断酒,否则无功耳。

或疑何首乌既能延年,而神农未尝言,先生又薄其功用之缓,是此药亦可有可无之药也。虽然,何首乌乌可缺也,亦顾人用之何如耳。大约用之乌须延寿,其功缓,用之攻邪散疟,其功速。近人用之,多犯铁器,所以皆不能成功也。

或疑何首乌今人艳称之,吾子薄其功用,得毋矫枉之过欤?嗟乎。何首乌实有功效,久服乌须鬓,固非虚语。吾特薄其功用之缓,非薄其无功用也。如补气也,不若黄芪、人参之捷。如补血也,不若当归、川芎之速。如补精也,不若熟地、山茱之易于见胜。此余之所以宁用彼,而不用此也。至于丸药之中,原图缓治,何首乌正宜大用,乌可薄而弃之哉。

或问何首乌毕竟以大者为佳,近人用何首乌而不甚效者,大抵皆细小耳,未必有大如斗者也。曰:古人载何首乌,而称极大者为神,乃夸诩之辞,非真亲服而有验也。且何首乌小者之力胜于大者,世人未知也。近来士大夫得一大首乌,便矜奇异,如法修制,九蒸九晒,惟恐少越于古人,乃终年吞服,绝不见发之乌而鬓之黑,可见大者功用劣于细小者矣。无如今人为古人所愚,舍人参、熟地之奇,而必求首乌为延生变白之药,绝无一效,而不悔惑矣。

《本草备要》:平补肝肾,涩精

苦坚肾,温补肝,甘益血,涩收敛精气。添精益髓,养血祛风(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散),强筋骨,乌髭发(故名首乌),令人有子,为滋补良药。气血太和,则劳瘦风虚、崩带疮痔、瘰疬痈肿诸病自已(营血调则痈肿消。赤者外科呼为疮帚)止恶疟(益阴补肝,疟疾要药,而本草不言治疟。时珍曰∶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之上)。

有赤白二种。夜则藤交,一名六藤,有阴阳交合之象。赤雄入血分,白雌入气分。以大如拳、五瓣者良,三百年者大如栲栳,服之成地仙。凡使赤白各半泔浸,竹刀刮皮切片,用黑豆与首乌拌匀,铺柳甑,入砂锅,九蒸九晒用。茯苓为使。忌诸血、无鳞鱼、莱菔、葱、蒜、铁器(唐时有何首乌者,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五十八,尚无妻子,服此药七日,而思人道,娶妻连生数子。延秀服之,寿百六十岁。首乌又服之,寿百三十岁,发犹乌黑,李翱为立《何首乌传》。然流传虽久,服者尚少。明嘉靖初,方士邵应节进七宝美髯丹,世宗服之,连生皇子,遂盛行于世。方用赤、白首乌各一斤,黑豆拌,九蒸晒。茯苓半斤,乳拌。当归、枸杞、菟丝各半斤,俱酒浸。牛膝半斤,酒浸。同首乌第七次蒸至第九次。破故纸四两,黑芝麻炒,蜜丸。并忌铁器。昂按∶地黄、何首乌皆君药也,故六味丸以地黄为君,七宝丹以何首乌为君,各有配合,未可同类而共施也。即有加减,当各依本方随病而施损益。今人多以何首乌加入地黄丸中,合两方而为一方,是一药二君,安所适从乎?失制方之本义矣)。

《本经逢原》: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性禀阴中之阳,产南方者最胜。北地所生,虽极大者殊不足珍,以地偏属阴,而无阳生之力也。白者属气分,赤者属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以此气温味苦涩,苦走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大和,则风虚斑肿瘰疬之疾可愈。生则性兼发散,主寒热疟,及痈疽背疮皆用之。今人治津血枯燥及大肠风秘,用鲜者数钱煎服即通,以其滋水之性最速,不及封藏,即随之而下泄也。与苁蓉之润燥通大便无异,而无助火之虞。肠风脏毒,用干者为末,米饮日服二三钱有效。盖其内温肝肾,外祛少阴风热之验也。丹方治久疟,用生干何首乌一两,柴胡三钱,黑豆随年数加减,煎成露一宿,清晨热服。若夜疟尤效,乃散中寓收,补中寓散之法。

《得配本草》:茯苓为之使。忌葱、蒜、萝卜、诸血、无鳞鱼,又忌与燥热药同用。伏朱砂。苦、涩、微温。入足厥阴、少阴经血分。养血补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除腹冷,祛肠风,疗久疟,止久痢,泻肝风,消瘰疬痈肿。治皮肤风痛,姜汁调敷,文火熨之,三次自愈。配胡麻,治疠风。佐牛膝,治软风。研末,津调封脐中,止自汗。和艾叶煎浓汁,洗疥癣。

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勿犯铁器,泔浸,竹刀刮去皮切片,以黑豆拌,蒸晒九次用。生平阳泥土者,服之血塞,令人麻木。

《本草求真》:[批]专补肝血。

何首乌专入肝,兼入肾。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时珍曰: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矣。与地黄功力相似,独冯兆张辨论甚晰,其言首乌苦涩微温,阴不甚滞,阳不甚燥,得天地中和之气。熟地、首乌虽俱补阴,然地黄禀仲冬之气以生,蒸虽至黑,则专入肾而滋天一之真水矣,其兼补肝者因滋肾而旁及也;首乌禀春气以生,而为风木之化,入通于肝,为阴中之阳药,后天之阳。故专入肝经以为益血祛风之用,血活则风散。其兼补肾者,亦因补肝而兼及也。一为峻补先天真阴之药,故其功可立救孤阳亢烈之危;一系调补后天营血之需,以为常服,长养精神,却病调元之饵。先天后天之阴不同,奏功之缓急轻重亦有大异也。的解。况名夜合,又名能嗣,则补血之中,尚有化阳之力,岂若地黄功专滋水,气薄味厚,而为浊中浊者,坚强骨髓之用乎!斯言论极透辟,直冠先贤未有,不可忽视。

《神农本草经读》:气味苦、温,无毒。主瘰疬,消痈肿,疗头面风疮,治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开宝》)

陈修园曰:后世增入药品,余多置之而弗论,惟何首乌于久疟久痢多取用之,盖疟少阳之邪也,久而不愈,少阳之气惯为疟邪所侮,俯首不敢与争,任其出入往来,绝无忌惮,纵旧邪已退,而新邪复乘虚入之,则为疟,纵新邪未入,而营卫不调之气,自袭于少阳之界,亦为疟,首乌妙在直入少阳之经,其气甚雄,雄则足以折疟邪之势,其味甚涩,涩则足以堵疟邪之路,邪若未净者,佐以柴、苓、橘、半,邪若已净者,佐以参、术、芪、归,一二剂效矣,设初疟而即用之,则闭门逐寇,其害有不可胜言矣。久痢亦用之者,以上气久陷,当于少阳求其生发之气也,亦以首乌之味最苦而涩,苦以坚其肾,涩以固其脱,宜温者,与姜、附同用;宜凉者,与芩、连同用,亦捷法也。此外,如疽疮、五痔之病,则取其蔓延则通经络。瘰疬之病,则取其入少阳之经。精滑、泄泻、崩漏之病,则取其涩以固脱。若谓首乌滋阴补肾,能乌须发,益气血,悦颜色,长筋骨,益精髓,延年,皆耳食之误也,凡物之能滋润者,必其脂液之多也,物之能补养者,必气味和也。试问:涩滞如首乌,何以能滋?苦劣如首乌,何以能补?今之医辈竟奉为补药上品者,盖惑于李时珍《纲目》“不寒不燥,功居地黄之上”之说也,余二十年来,目击受害者比比。以医为苍生之司命,不敢避好辩之名也。

《本草便读》:禀中和之性。益肾培肝。得坤土之纯。悦颜黑发。固真阴而性涩。崩中遗滑堪医。续后嗣以添精。坚骨强筋可赖。祛风养血。毒化疮消。豆制酒蒸。延年却病。藤可夜交熟寐。味则甘苦微温。(何首乌味甘苦略兼涩味。有赤白二种。夜则苗蔓相交。年久则其根成形。得土之精气而生。补肝肾。固精髓。以其赤白交互。故能长养气血。气血太和。则悦颜黑发。风可去而疮可愈耳。首乌之补肝肾阴血。与地黄相同。却无地黄之凝滞。性虽固涩。而又流利血脉。大抵生用则流利。制用则固补。赤者名红内消。专用于外科。概可想见。)

《本草撮要》:内容:味苦涩。入足厥阴经。功专消痈肿。益精髓。得当归、枸杞、菟丝、骨脂、芝麻固精延年。得胡麻治大风疠疾。黑豆与首乌拌匀铺柳甑。入砂锅。九蒸九晒。用茯苓为使。

忌诸血、无鳞鱼、莱菔、葱、蒜、铁器。

《本草害利》:

〔害〕此为益血之物,相恶与莱菔同食,令人须发早白。忌与附子、仙茅、姜、桂等诸燥热药同用,若犯铁器损人。

〔利〕苦甘涩微温,入肝肾,收精气,补真阴,强筋益髓,壮阳事,为滋补良药。养血祛风,虚劳瘦、痿弱、瘰疬,补肝,疟家要药,补益肝肾,调和气血,涩气化虚痰。白云苓为使。

〔修治〕秋冬取根,大者如拳,竹刀刮皮,米泔浸一夜,切片,用黑大豆拌蒸晒干,如此九蒸九晒乃用。或生用。

《本草分经》:苦,甘,温。补益肝肾,涩精气,养血,化虚痰,乌须发,消痈肿,疗疟痢。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不热,为调和气血之圣药。

《本草思辨录》:何首乌种分赤白,故气血兼益。藤夜交昼疏,故具阖辟之长。味厚入肾,涩入肝,苦则坚,温则补。陈修园但知其为苦涩,而于益气血具阖辟之所以然,则未之见,其必有施之不当而为所误者矣。

修园于首乌能止久疟久痢则韪之,而一归于少阳,则知犹未知。夫久疟不止,势必损及于肝,肝病肾亦病。肾者三阴之枢也,欲枢转而止疟,自当补肝与肾。肝主疏泄,久痢则疏泄太过,肾亦失蛰封之职,亦必以补肝肾为要。修园既以首乌苦涩而短之,安得更有直折之威生发之气如彼云云者,称骥以力而不免于盐车之辱,此可为太息者也。

刘潜江以开宝主瘰疬、痈肿、头面风疮、五痔、心痛,为效在气血之结而经脉为壅。黑髭发、悦颜色、长筋骨、益精髓,为效在气血之劣而形器有损。二者证绝相悬,而首乌并建厥功。正与阖辟之理相合,可知开宝非浪许也。

首乌之用,生熟迥殊,其已久疟消肿毒,皆是用生者。又消肿毒用赤不用白,补肝肾则以黑豆拌蒸,赤白各半,皆法之不可不讲者。

张石顽云:今人治津血枯燥,大肠风秘,鲜首乌数钱煎服即通。其滋水之速,与肉苁蓉润燥通大便相仿佛。此亦修园所思议不到者,要之生熟之异用,所关甚巨,必不容忽耳。

《本草择要纲目》:(采深山重大者佳。以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水浸一夜。切片。用黑料豆以水泡过。砂锅内铺豆一层。首乌一层。层层铺尽。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晒干。如此九次乃用。)苦涩微温无毒。足厥阴少阴药也。

益血气。黑髭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凡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能收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不寒不燥。为滋补良药。久服令人有子。

忌(诸血无鳞鱼萝卜地黄葱蒜铁器)

《玉湫药解》:味甘,性涩,气平,入足厥阴肝经。养血荣筋,息风润燥,敛肝气之疏泄,遗精最效,舒筋脉之拘挛,偏枯甚良,瘰疬痈肿皆消,崩漏淋漓俱止,消痔至妙,截疟如神。何首乌滋益肝血,荣舒筋脉,治中风左半偏枯之病甚佳。辅以燥土暖水之味,佐以疏木导经之品,绝有奇功,而不至助湿败脾,远胜地黄、龟胶之类。方书谓其黑发乌须,悦颜却老,理颇不虚。盖阴者,阳之宅也,肝血温升,生化魂神,血败则温气亡泄,魂神脱矣,未有宫室毁坏而主人无恙者也。何首乌滋肝养血,则魂神畅茂,长生延年,理有必至。但宜加以扶阳之药,不可参以助阴之品。庸工开补阴之门,龟、地之杀人多矣。

米泔换浸一两天,铜刀切片,黑豆拌匀,砂锅蒸,晒数次。

《饮片新参》:

制首乌

形色:边黑内黄赤。

性味:苦涩,温。

功能:补肝肾阴,治虚劳,乌须发。

分量:三钱至一两。

用法:黑豆蒸制晒干。

禁忌:外感内热者忌用。

鲜首乌

形色:肉色黄赤,中有轮纹,作血点状,皮紫黑。

性味:涩苦酸甘。

功能:养肝肾阴,生津复液,退虚热。

分量:三钱至一两。

用法:生用。

禁忌:湿热内盛者忌用。

《中药大辞典》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栽后3~4年春、秋采挖,洗净,切去两端,大者对半剖开,或切厚片,晒干、烘干或煮后晒干。

生长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河南、湖北、贵州、四川、江苏、广西等地。此外,浙江、安徽、广东、山东、江西、湖南亦产。

《玉楸药解》黄元御

米泔换浸一两天,铜刀切片,黑豆拌匀,砂锅蒸晒数次。

《中药大辞典》

生首乌: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泡至八成透,捞出,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方块,晒干。

制首乌:取何首乌块倒入盆内,用黑豆汁与黄酒拌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汁液吸尽,取出,晒干。(每何首乌块斤,用黑豆10斤,黄酒26斤。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斤,加水煮约4小时,熬汁约16斤,豆渣再加水煮约3小时,熬汁约10斤,两次共熬汁约25斤)

1.何首乌能减慢心率,增加冠脉流量,有一定的强心作用,有明显的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并可保护缺血心肌,改善氧的代谢平衡。

2.何首乌能提高机体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降低血浆中的LPO(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并能提高老年机体DNA修复能力,从而有延缓衰老作用。

3.何首乌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加血浆cAMP含量,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使肾阴虚慢性气管炎病人痰液中免疫球蛋白的IgA显著升高。

4.何首乌不但能使肾上腺重量增加,还有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5.何首乌可使老年大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增加,有使肝糖元积累升高的作用。

6.何首乌能促进肠管运动,可抑制过氧化脂质的产生及其对肝细胞的破坏,从而有保肝作用。

7.何首乌对红细胞的生成有促进作用,可增加骨髓造血干细胞,以及粒-脾系细胞产生率、骨髓细节系粗细胞、外周血网织红细胞。

8.何首乌有抗肿瘤作用。

9.何首乌有骤减神经的时值,促进神经兴奋,增加肌肉时值,使肌肉麻痹的作用。

10.何首乌有促进生长、缩短幼年的作用。

11.何首乌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整理编辑/吴曜轩)

(审核校对/裴子凯)









































遗传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shagena.com/zgcd/3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