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每一个中国人成长过程多少都会被灌输这样信息:阿胶是滋补、补血圣药,尤其是“妇科良药”,女人备孕、怀孕、产后的各种中药、安胎滋补品中往往就有阿胶成分。阿胶保健品更是补血气、养颜美容。而与此同时,这些年伴随阿胶的最多的另一类新闻是“阿胶造假、伪劣原料、生产环境恶劣……”。先回顾一下其中几次社会影响较大的报道:
年4月,央视《焦点访谈》曝光阿胶行业老二,山东某厂用成批收购来的马头皮马腿皮熬胶……
年6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河南台前、山东阳谷、河北无极等地的几家阿胶生产企业,发现这些厂家采用皮革下脚料,还混了40%的牛皮熬胶。
年6月,长沙媒体记者暗访株洲攸县永佳阿胶厂,发现该厂用马皮、牛皮等腐烂的边角废料熬制驴胶。
年10月,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了湖南某阿胶药业,食药监机构在该公司一个原料库里抽样检查发现只有不足1/3是驴皮,其它是马皮、骡皮等杂皮。
基本上,每次曝光节目都会请中医专家,专家会表示:驴皮胶补血;马皮制成的假阿胶,吃了以后不仅不能补血,还因为马皮是下血的,所以,药效正好相反。专家、主持人提醒消费者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购买有实力龙头企业产品。专家也传授鉴别阿胶的一些方法,比如闻气味、看硬脆度、看溶化性等。胶最早是用于制造弓弩和粘接器物等而非药用,药用最早记录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先秦文献《五十二病方》。按先秦文献有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胶等胶,但没有驴皮胶,因为那时候中原还没有驴!直到西汉张骞通西域时,才引驴入中原。
三国至南北朝,《名医别录》记载“阿胶出东平郡东阿县,煮牛皮作之”,但诸胶仍通用。
宋《证类本草》“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此时驴皮胶已占主导地位。
明代李时珍:“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
驴皮取代牛皮,有几个原因:西汉张骞通西域时,才引驴入中原。驴适应性好,繁殖力强,被农户广泛饲养,成为中原地区与牛马猪羊同等重要的家畜之一,有了驴,才有驴皮胶的物质基础。
从唐末到宋,战争频繁,古代牛皮是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官家统筹用于军事上甲胄、弓弩等的制造,而民间禁止私藏牛皮,官府颁布了“牛皮禁令”,禁止牛革筋角出境,必须卖给官府,甚至有“贩牛皮一寸抵死”严酷法律。宋初“民间自死牛皮筋角并中卖人官,量为三等支作钱其不及等者,退还百姓及许客旅贩卖。”至宋仁宗时,因与契丹战争频繁,“人户自死牛马皮筋角,限半月赴官送纳。”
中国传统是个农耕社会,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习俗禁忌杀耕牛。宋代宋真宗曾下旨,禁止杀牛和食用牛肉。明太祖朱元璋也禁止杀牛。
牛皮不易得,所以驴皮取代牛皮大量用于阿胶生产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进入火器+拖拉机时代,耕牛不那么令人敬畏了,也有专门养殖的肉牛,牛皮也易得了;上世纪70年代,也有阿胶厂尝试用猪皮胶熬胶的,叫新阿胶;后来就曾有三个正式的皮胶标准。
阿胶、黄明胶、新阿胶标准及功能主治:如果从标准给出的“功能主治”看,牛皮胶、猪皮胶显然不比阿胶差,甚至更神奇。
回顾阿胶的历史,我们可知道,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阿胶是牛皮熬成的,只是后来因为“牛皮禁令”或禁杀耕牛而改为驴皮为主。事实上查阅文献,有很多研究机构做过对比测试,结论是牛皮、马皮、骡皮熬成胶,跟阿胶没本质差别的;别的皮胶发展不起来,跟现在阿胶业的既得利益者控制行业、制造标准、舆论、市场障碍防止其它皮胶进入有关。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各朝代都有以劣质皮料、废革熬胶的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环境友好的光荣传统。
与李时珍同时代的卢之颐在自己的著作《本草乘雅半偈》中也曾详细记载熬阿胶的方法:“煮法必以乌驴皮,刮净去毛,急流水中浸七日。入瓷锅内,渐增阿井水,煮三日夜则皮化。滤清,再煮粘稠,贮盆中乃成尔。冬日易干,其色深绿且明燥。昧淡而甘。亦须陈久方堪入药。”
现在的阿胶厂当然不会再用瓷锅煮三日夜化皮,这样劳动效率在现代社会非饿死不可。现代阿胶熬制的最大改进是用高压容器加热化皮,还引入自动化控制。基本的生产流程是这样:1选驴皮,2泡皮,3洗皮,4刮毛,5切皮,6化皮,7离心分离高位罐过滤,8敞口锅浓缩,9冷藏凝胶,10切胶,11晾胶,12擦胶,13灭菌,14二次晾胶,15化验检验,16包装。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古今不变的:泡皮,“选择好的驴皮要放进泡皮池,水量以高出驴皮10厘米为宜,每天换水1~2次,浸泡驴皮5~7天”!
按阿胶成分测试,约60~85%蛋白质;水分15%,包括各种微量元素;1.24~1.84mg/g的硫酸皮肤素;还有一些有害挥发性碱性物质。总的来说,以蛋白质、氨基酸为主,很多文章指出“有研究认为,阿胶的作用主要是由阿胶所含的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共同协调完成的。”没有发现其它神奇成分。
人体通过食物摄入蛋白质,在肠道内水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在体内再组装成所需要的蛋白,越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的食物,吸收率越高,不能被吸收的氨基酸在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排出。
对健康人来说,吃点阿胶或胶原蛋白等不完全蛋白没问题,但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完全蛋白代谢会产生大量含氮废物,加重肾脏负担。
值得注意,多个厂家都声称“保持传统的制胶特色;用朱砂将规定的字样印在胶片上;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这说明阿胶有含朱砂(硫化汞)重金属成分。
还有人称,阿胶神奇功能可能与硫酸皮肤素(dermatansulfate)有关,其实所有哺乳动物真皮层都有,医药工业就是从猪皮和牛肺等组织中提取硫酸皮肤素,早就有了纯化药品出售。没有文献或证据表明,按药典规定的阿胶口服量摄取的硫酸皮肤素有什么具体疗效。
每次曝光阿胶造假事件,节目嘉宾中医专家都会说“马皮胶药性相反,下血,有害”。这个说法至少10年前就上了电视。年,央视《焦点访谈》《马皮上面有文章》曝光福胶造假,节目中请了金世元教授。他说:“在《本草纲目》记载的是马皮项下,有这么一段记载。就是马皮主治什么呢?妇人临产,赤马皮,催生,良。阿胶是个补药,是补血,止血的。如果按妇人临产或者催生,催生是一种下血的性质。从历代记载来讲,没有用马皮来制阿胶的。从效用来讲,也是相违背的。”
这段话什么意思?他引用的话来支持“马皮下血(即便血)”的支撑证据是翻《本草纲目》古纸堆得来的,不是实验、临床或别的靠谱文献得来的;而李时珍又从哪里抄来的?再翻一下古纸堆,在《宋·证类本草》找到一句:“赤马皮临产铺之,令产母坐上,催生。”产母坐马皮上催生,生产又必然有出血,所以国医大师推导出结论:马皮下血。
济南药业的张振平就表示:“此系旧时一催生土方,产妇坐马皮上生产,是祈求‘马上生’之意。若仅依《本草纲目》引文推导出马皮具有下血的性质,与阿胶内服补血、止血相反,实乃望文生义。”张振平更表示,“由牛皮胶、猪皮胶化学成分与阿胶相类似,药用可代阿胶用。而驴马同科同属,相互可交配生下骡子,可以得知驴、马皮胶,其化学成分和药物功效必定更相近,其差异应是微小的。同科同属的动、植物同等部位药用功效相同,在当今中药学中并不鲜见。”
不管皮源是哪一种动物皮,只要按阿胶工艺流程,将其处理干净,按现行阿胶检测指标都是合格的,区分不出其胶种;而对这些皮胶的化学成分分析,其氨基酸成分、微量元素基本一致。临床上几乎没有出现因吃杂皮胶而产生特别不良反应的报道。
有些小阿胶厂缺乏驴皮原料或为了降成本,有可能混入皮革业的含铬下脚料,从而导致制成品重金属超标。驴皮存储或在泡皮时,易在细菌及酶的作用下产生腐败,生成游离氨和挥发性低链烃胺、芳香胺,等小分子挥发性碱性物质,这些物质大多具有毒性和异臭味,服用后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版中国药典就要求测定挥发性碱性含量。
有人表示承认阿胶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跟普通食品一样,可是“可能因为东阿制胶用了秘方药汁?”这是不对的,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熬阿胶时许可添加的只有“黄酒、豆油”,中药材是禁止添加的。
有美女或者会说,自已吃了阿胶制品感觉就是好,除了心理作用,还要注意,有些复方制品是添加了类雌性激素药材:如当归、益母草成分,甚至就直接非法添加雌性激素,这样自然有效果,但很不安全;比如导致乳腺增生或加剧。
总结11.“补血圣药”阿胶年年涨价。行业也不时爆出“阿胶造假”丑闻,某些大师说,“马皮下血!”,另一大师说,不过讨个“马上生”好彩头。22.按《中国药典》的规定,阿胶并无神奇成分。33.历史上最初入药的阿胶是牛皮熬制的,从唐代开始,因为“牛皮禁令”及“禁杀耕牛”,而逐步改为驴皮。44.对各种皮制成胶的成分测定,不管是氨基酸,还是微量元素,并无显著差别。55.阿胶是一种劣质的不完全蛋白,健康人偶尔食用无所谓,但对肾病患者会加重肾脏负担,对婴儿如果以皮水解胶为主要蛋白源,则会导致营养不良。66.阿胶宣传的补血动物实验的秘密是对照组为等量盐水,阿胶对缺铁性贫血无效。77.阿胶如果由皮革下脚料制成,可能重金属超标。阿胶印字有用朱砂。阿胶含小分子挥发性碱性物质,大多具有毒性和异臭味,服用后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王云)
[编辑│祎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