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山鸡椒
祛风散寒,理气止痛
—朱砂根
山鸡椒,拉丁学名Litseacubeba(Lour)Pers.又名木香子、木姜子、山苍子、青皮树、山苍树、过山香、山胡椒、野胡椒、大筑子皮、澄茄子、沙海藤。
生于向阳丘陵和山地的灌木丛或树林中,适合生于海拔—米,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土壤酸度为5—6度的地区生长较为旺盛。根、叶及果实等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的功效。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8-10米。树皮幼时黄绿色,老时灰褐色,无毛。
叶互生,纸质,有香气,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1厘米,宽1.4-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苍白色。两面均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6-10条,纤细,中脉、侧脉在两面均突起;叶柄长6-20毫米,纤细,无毛。
伞形花序单生或簇生,总梗细长,长6-10毫米;苞片边缘有睫毛;每一花序有花4-6朵,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花被裂片6,宽卵形;能育雄蕊9,花丝中下部有毛,第3轮基部的腺体具短柄;退化雌蕊无毛;雌花中退化雄蕊中下部具柔毛;子房卵形,花柱短,柱头头状。
果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无毛,幼时绿色,成熟时黑色,果梗长2-4毫米,先端稍增粗。
花期2-3月,果期7-8月。
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
果实入药,上海、四川、昆明等地中药业称之为“毕澄茄”(一般生药学上所记载的“毕澄茄”是属胡椒科的植物,学名为PipercubebaLinn.)。应用“毕澄茄”治疗血吸虫病,效果良好。江西兴国群众反映,山鸡椒与油茶树混植,可防治油茶树的煤黑病(烟煤病)。
性味:
味辛、苦,性温。
归经:
归脾、胃经。
根0.5~1两;子:1~3钱叶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祛风散寒,理气止痛。根: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叶:外用治痈疖肿痛,乳腺炎,虫蛇咬伤,预防蚊虫叮咬。子:感冒头痛,消化不良,胃痛。
《贵州民间药物》:“健脾燥湿,助消化,外治疮毒。”
2.《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
3.《湖南药物志》:“祛风,散寒。”
治感寒腹痛:山鸡椒四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水泻腹痛:山鸡椒研末,开水吞服一钱。(《贵州民间药物》)
治发痧气痛:山鸡椒、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贵州民间药物》)
治消化不良,胸腹胀:山鸡椒焙干,研末,每次吞服三至五分。(《贵州民间药物》)
治关节痛:山鸡椒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湖南药物志》)
治疔疮:山鸡椒捣绒外敷。(《贵州民间药物》)
关键词:膳食
抗衰老
桔梗山鸡椒牛骨汤
祛风散寒
山鸡椒酱爆茄子
理气止痛
山鸡椒蒸粉蒸肉
消食散气
山鸡椒芹菜肉丝
软化血管
山鸡椒猪肚鸡
在三百烈士亭下的吊桥旁,山鸡椒最近开花啦。可谓是初春里的小野花,急不可耐的呼唤着春暖花开。
(科普来源:中医药网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