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
ConchaOstreae
来源:
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gigas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talienwhanensisCrosse或近江牡蛎OstrearivularisGould的贝壳。全年均可捕捞,去肉,洗净,晒干。本品气微,味微咸。以质坚硬、内面光洁、色白者为佳。生用或煅用,用时打碎。
相关名字:
左牡蛎、海蛎子壳、左壳。产地:
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
性状鉴别:
滑动查看文字
1.近江牡蛎,贝壳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或略长,壳坚厚,较大者壳长~mm,高70~mm,左壳较大而厚,背部为附着面,形状不规则。右壳略扁平,表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鳞片,黄褐色或暗紫色,1~2年生的个体,鳞片平薄而脆,有时边缘呈游离状;2年至数年的个体,鳞片平坦,有时后缘起伏略呈水波状;多年生者鳞片层层相叠,甚为坚厚。壳内面白色或灰白色,边缘常呈灰紫色,凹凸不平,铰合部不具齿,韧带槽长而宽,如牛角形,韧带紫黑色。闭壳肌痕甚大,位于中部背侧,淡黄色,形状不规,常随壳形变化而异大多为卵圆形或肾脏形。
2.长牡蛎,贝壳呈长条形,坚厚,一般壳长~mm,高57~mm,长比高约大3倍,已知最大的长达mm。左壳稍凹,壳顶附着面小,右壳较平如盖,背腹缘几乎平行,壳表面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自壳顶向后缘环生排列稀疏的鳞片,略呈波状,层次甚少,没有明显放射肋。壳内面瓷白色,韧带槽长而宽大,闭壳肌痕大,位于壳的后部背侧,呈棕黄色马蹄形。
3.大连湾牡蛎,贝壳略呈三角形,壳坚厚,一般壳长55~63mm,宽95~mm,壳顶尖,至后缘渐加宽。右壳较扁平,如盖状,壳顶部鳞片趋向愈合,较厚;渐后腹缘鳞片渐疏松,且起伏呈波状,无显著放射肋。壳表面淡黄色,杂以紫褐色斑纹,左壳突起,自顶部开始有数条粗壮放射肋,边缘肋上的鳞片坚厚翘起。壳内而凹陷如合状,白色,铰合部小,韧带槽长而深呈长三角形。闭壳肌痕白色或带紫色,位于背后方。
⒋密鳞牡蛎,贝壳呈圆形或卵圆形,壳坚厚,一般长46~mm,高58~mm。左壳较大而凹氏陷,壳顶为附着面,形状常不规则。右壳顶部鳞片愈合,较光滑,渐向腹缘鳞片环生渐密,薄、脆
性味归经:
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功效:
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主治病证:
1.肝阳上亢,眩晕耳鸣
本品咸寒质重,入肝经,有与石决明类似的平肝潜阳之功,并能益阴,多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眩晕耳鸣之证,常与龟甲、龙骨、白芍等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热病日久,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则与龟甲、鳖甲、生地黄等同用,以滋阴息风止痉,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2.心神不宁,惊悸失眠
本品质重能镇,有重镇安神之功,用治心神不安,’晾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
3.瘰疬痰核,瘢瘕痞块
本品味咸,能软坚散结,治疗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如消瘰丸(《医学心悟》)。用治血瘀气滞之癞瘕痞块,常与鳖甲、丹参、莪术等药同用。
4.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崩漏带下
本品煅后有与煅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多种滑脱不禁之证。如治疗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疗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芡实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治疗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龙骨等同用;治疗崩漏、带下,又常与山茱萸、山药等配伍。
5.胃痛吞酸
煅牡蛎有制酸止痛作用,用治胃痛泛酸,可与海螵蛸、瓦楞子、海蛤壳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9~30g,先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软坚散结生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煅用。
使用注意:
本品煅后收敛,故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