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战争早已不见弓箭长矛的影子,热兵器早已取代冷兵器成为了这个时代兵器中的主旋律。早在热兵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冷兵器时代,我国古代的战争中,虽然弓箭、大刀、长矛是常见的冷兵器。但是除了冷兵器和热兵器之外,还有一种“武器”经常出现在各种小说中,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这种“武器”就是毒药。小说中常见的毒药有见血封喉的鹤顶红、饮之必死的鸩酒,然而中国古代那么多毒药,为何很少用于战争?古代的毒药一般被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动物性毒药、植物性毒药以及矿物性毒药。所谓的动物性毒药就是从动物的体内若提取出来的毒药,比方说在宫斗剧中常见的能够使胎儿滑落的“麝香”就是从麝这种动物体内所提取,还有诸如蛇毒与蝎毒等等。植物性毒药就是从植物中所提炼得来,常见的例子有夹竹桃、番木鳖等等有毒植物。而矿物性毒药就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从矿物中所提炼出来的毒药,诸如砒霜、朱砂等等就是常见的矿物性毒药。其实这三类毒药只有植物性毒药的提炼方法最为简单,也是古代比较常见的毒药。动物性毒药的提取量太少,而矿物性毒药由于技术古代工业并不发达,制造难度相当大。而植物性毒药虽然提取量和方法相对前两种来说较为容易,但是真正的要将其用于战争中,也是沧海一粟,根本不够用。其实除了这三种毒药之外,古代的士兵在行军作战之时似乎更愿意将粪便做成的“金汁”浇在箭矢之上,方便又可就地取材。其实毒药与兵器一样,都经过了漫长的演练,早期的毒药多以巴豆、砒霜等烈性毒药为主。早在初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毒药被用于战争的例子出现,而使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类似水源投毒,食物投毒等等。但是由于产量的约束,纵然古人有使用毒药用于战争的觉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