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挖到条ldquo暑期研学宝藏线路

经典神话故事《神笔马良》曾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一支画笔画出的不只是梦想,更是惩恶扬善的优良传统。

上周末,都市快报联合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举办的“跟着神笔马良,一笔画浦江”万人研学游活动正式启动,开幕式就在神笔马良的“故乡”——浦江登高村。

浙江去哪玩为你精心挑选了一条

经典的浦江研学路线

带你用两天的时间

感受马良“故乡”浦江的魅力

快来看看吧

旅行路线参考

登高村→治水馆→非遗馆→山明美术院

→郑宅镇→嵩溪村

01.登高村

仙华山下的马良故里

仙华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崛起于1.5亿年前的中生代,以“奇、险、旷、幽”称誉江南。有奇峰24座,大小景点多处,山上奇峰皆灵秀动人,色彩斑斓,或突兀耸立,或直插云霄,时有云雾缭绕,缥缈若仙境。

明代大文豪宋濂称其为“天地间秀绝之区”。据《浦江县志》记载:“仙华山为浙婺名山,浦邑第一胜景。”仙华山有五峰,如五指状耸峭屹立。

登高村是宋朝文明停留过的地方,也是神笔马良成长的故里。整个村庄依山而建,北高南低。古物密布,错落有致,一派皇室遗风。

老师为研学学子“朱砂点智”

村子中有一处体量很大的古建筑群,前后共三进,前有称“樹滋堂”的祭拜祠堂;中间是“孝友堂”,面积超过平方米;后面是“又新堂”,面积近平方米。

研学学子绘制“马良故事长卷”

02.翠湖治水馆

浦江的治水长卷

占地㎡的浦江翠湖治水主题馆,坐落在翠湖公园一侧。场馆由治水广场、治水馆(湿地科普宣教中心)、净水花园、户外课堂、湿地学校、文化体验绿廊等建筑物和场所组成。

其中位于一楼的治水馆又分为水之殇、水之治、水之谋、水之变、水之美五个展区,全面展示了浦江的治水历程。

研学学子参与馆内各种体验游戏

03.非遗馆

亲身体验非遗的魅力

浦江县非遗馆以家为主线,分居食之室、祭享之所、和美之源、传承之本四个板块进行陈列布展。

里面展出了一大批非遗展品,既有气势恢宏的麦秆剪贴《清明上河图》,也有被誉为天下第一会桌的浦江迎会《蟠桃盛会》;既有生龙活虎的板凳龙,也有栩栩如生的竹木根雕等。精妙绝伦的非遗作品,让研学的孩子们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孩子们还体验了如何制作浦江香包。来自杭州大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江紫萌觉得,做香包里看似简单、略显枯燥的绕线环节,却是她喜欢这个活动的原因,“因为绕线很需要耐心的。”

传统手作,锻炼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也磨练了他们的集中力和意志力。

小朋友展示自己制作的浦江香包

04.山明美术院

书画之乡——浦江

山明美术院是浦江县政府经与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教授商议而创办的专业艺术场馆。院址环境优雅,北接著名风景区仙华山。

院内设有大型展厅四个,多功能厅一个,以及与其配套的辅助设施。并设有供书画家们休息、活动的套房、创作室、会议室、小餐厅等。实为开展艺术交流、讲学和书画家们小憩和创作的理想场所。

毕业于中国美院,现为金华博艺画室校长的黄身海老师

为研学学子授课

05.郑宅镇

江南第一家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历时长达三百五十多年,历经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同财共食,人数最多时达三千余人,被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这就是浙江浦江郑氏,郑宅镇便是浦江郑氏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郑宅镇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试水龙”比赛。在古代,水龙作用就是消防救火。“水龙”作为一种灭火工具,容易生锈损坏,需要不时检修,以备万一,队员也需要不时演练,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于是“试水龙”活动就应运而生了。

研学学子体验“试水龙”

浦江板凳龙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不仅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保留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

亲子共同体验制作浦江板凳龙

我们还安排大家玩了把板凳龙。这是有当地特色的一种民俗舞龙舞蹈,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活动演变而来。孩子们亲身体验了板凳龙的制作,画上心爱的图案,和爸爸妈妈一起齐力举起板凳龙,感受了下往昔的“求雨”场景。

“求着求着居然真的下雨了。”家长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天乐呵呵地笑了起来,直说这个插曲真巧合。

研学团体验板凳龙表演

06.嵩溪村

江南第一家

嵩溪村是一个已有多年历史的村子。村子依山傍水,有40多幢余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保存基本完好。

作为“书画之乡”的古村落,这里的村民也有着自己的诗情画意。早在清康熙年间,村里就创立了远近闻名的“嵩溪诗社”。年成立“嵩溪学社”,分诗文、书法、绘画、科技等,村民们常常切磋诗书画,举办习作展。

打麻糍是浦江立冬节气的习俗,本次研学游我们也安排了!只见两位嵩溪村村民在现场一个打,一个翻,麻糍全部软糯之后,再放上糖充分捣匀,让一旁的孩子们们垂涎欲滴。

浦江剪纸是浙江省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明清时已在农村广泛流传。浦江剪纸风格秀丽,装饰性强,并极具想象力;题材广泛,以花鸟动物和戏剧人物居多。年浦江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本次研学活动中,我们也安排了专业老师,教授孩子们体验浦江剪纸的神奇魅力。平时再活泼好动的孩子,此时也静下心来,别提做得多投入了!

孩子们的浦江剪纸小作品

花絮①家长说:生活,是最好的学习素材

单锦法爸爸是杭州本地人,但从小在绍兴农村长大。那时候,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打麻糍。谁家打麻糍了,小孩子就会一家家过去玩,等麻糍吃,那开心劲儿,现在都记得很清楚。

现在一有机会就带我儿子出来参加这样子的活动,一方面让他放松放松;还有一方面是觉得,像这样真实的民俗体验,才是最好的学习素材。

单锦法爸爸说,孩子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自然而然就会有素材写作,而且都是最真实最生动的,不是家长“逼”出来的,也不是靠编可以编出来的。

无独有偶,潘宇峰爸爸认为孩子平时在课堂上学的都是书本知识,对历史了解得比较少,通过这样的研学活动,他可以了解到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状况到底是怎样的。

我常跟我儿子说,“中国万平方公里你知道,但你知道的只是一个数字。只有真正用脚步丈量过,你才会知道祖国究竟有多大’。”

花絮②孩子说:我看到了“生动”的板凳龙

“是我自己想来的!”江紫萌是大关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喜欢画画,听妈妈说这次研学活动要去的是马良的故乡,一下子便来了兴趣。儿童画、漫画、速写、国画,从中班就开始学画画的紫萌说,听了江老师的课,她还想初中开始学习素描。

玩板凳龙的时候,周锦航就跟在“龙头”后面。因为前面的叔叔个子高,跟着鼓点不断把龙头举起又放下,锦航有些跟不上节奏。“不容易啊。”他嘴里吐槽,内心却很喜欢,暗暗告诉我们,自己就是冲着浦江板凳龙来参加这次活动的,“以前听说过,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次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板凳龙,“太生动了”!

浙江省“跟着马良游浦江”征文比赛启动!

即日起,

浙江去哪玩将联合爱写作的狮子,

在全省发起——

“跟着马良游浦江”征文比赛,

比赛中优秀的作品,

将有机会登上都市快报!

征文要求?

和浦江有关,和马良有关。

征文类型?

题材随意,可写实可创意。

征文投递邮箱?

qq.







































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shagena.com/zgjj/4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