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把什么泡进了酒神秘配方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6906.html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壹读(ID:yiduirad)

最近大家是不是对泡药酒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啊,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泡药酒的历史,看看古人都在喝些什么奇葩的药酒!

酒:为医学而生?

首先说,我国酿酒起源于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据专家考证至少是夏朝以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酒一产生,就和医疗治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汉代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医(醫)字的解释是“治病工也,从医从酉,……医之性然,得酒而使”。酉就是酒的意思,这里说的是古代的医生平时既要治病还要酿酒,因为酒是重要的治病药物。

为什么酒和医渊源这么深,一种解释是在原始社会给人看病的医生都是巫医,巫医的套路就是先给病人喝半斤“二锅头”,然后再对病人施法。不管法术灵不灵,反正把你灌迷糊了,病痛也就感觉不到了,就算我给你治好了。所以我们看繁体字的“醫”下面就是个“酉”。

中医发展:鸡屎也能泡着喝

后来中医出现了,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酒和药物的结合有助于人体的吸收,“药借酒力,酒助药势”,所以出现了多种以酒入药的方式,比如直接酒服,或者用酒煮药、煎药,或者用酒泡药。

中国古代的中医典籍大多都有药酒的方剂,比如《黄帝内经》里的鸡失醴,它是由炒过的鸡屎和醴酒共同制成的一种药酒。注意这里的鸡屎必须使用屎的白色那部分(见过的都懂),古人认为白鸡屎是鸡之精华,而且最好是用山里野鸡的白鸡屎!

鸡屎,注意上面的白色部分

鸡失醴主要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呃……壹读君怎么觉得这药酒喝下去反而可能会消化不良呢?不过也可能鸡屎在锅里翻炒一下味道能不错!

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种药酒方剂,其中很多是用矿石做药酒,比如拿硅酸盐类白云母、白矾、白石英、紫石英等来泡酒,这种药酒尤其受到包括道教弟子在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士的喜爱,他们认为常喝这种药酒能够成仙。由于很多矿石是有毒矿物质,所以这种行为的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慢性中毒而死!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撰文说:“在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

道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有些药酒真不能喝,他们为中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唐人最爱药酒:快去抓蛇泡酒喝

进入唐代,中国人对药酒的喜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堪称盛况空前。这一点从我们中学的课文《捕蛇者说》就可以看出: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由于唐代士大夫喜欢喝乌蛇酒,认为乌蛇酒有去除死肉、杀死寄生虫等功效,所以永州的很多老百姓拼了性命都去捕蛇。

由于唐朝人普遍喜欢药酒,致使喝药酒像饮茶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待客之道。比如唐代诗人姚合的诗《喜胡遇至》中有这样的话:“穷居稀出入,门户满尘埃。病少闲人问,贫唯密友来。茅斋从扫破,药酒遣生开”。意思是说不管家里多穷,朋友来了也得给准备两壶药酒!以示对朋友健康的关心。

不过请人喝药酒,也要看对方是什么人,是什么时间来做客,要有针对性地喝,不能随便乱喝。

明代医书:壁虎补肾

如果家里来了一位中年女士,那么就可以请对方喝桃花酒。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有一种用桃花泡制的药酒,据称有美容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女生都希望自己面若桃花,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剂药酒。

如果来做客的是一位老大爷,可以请对方喝蛤蚧酒,此酒是利用蛤蚧(壁虎的一种)蒸泡制而成,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之功效。当然,前提还要是客人愿意喝,毕竟这酒看上去还是有点重口味啊。

蛤蚧

想长寿的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对方是赶上端午节来做客,那就要喝艾酒或菖蒲酒。《本草纲目》记载艾草这种植物可以“止吐血下痢,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杀蛔虫(古人似乎很害怕寄生虫)……”菖蒲草“主风寒湿痹,补五脏,温肠胃,止小便利……”

古人认为菖蒲可以延年益寿,由于对这种酒期望值太高,所以后来也开始往里面加如朱砂、雄黄这两种有毒矿物质,结果反而造成对身体的损害,连《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喝了菖蒲酒都现了原形。

如果对方是重阳节来做客,就要喝菊花酒,“主治风虚寒冷,腰背痛等”,传说这种药酒是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发明,戚夫人死后,侍女皆复为民妻,菊花酒的制作方法才传入民间,后来发展成古代重阳节的标配。

出家人能不能光明正大地喝酒?

如果来的客人是和尚,那就要请对方喝……

不对啊!和尚不是不能喝酒吗!?

非也!佛教虽然要求僧人戒酒,但允许僧人喝药酒,毕竟出家人生病了,也要治病嘛,正所谓“不犯者,以酒为药,以酒涂疮”,古代许多僧人如果馋酒了,就会利用这个规定,假托自己有病来喝药酒。

想想《水浒》里鲁智深出家后因为饮酒被赶下五台山,真是不明智啊!他应该这样做:

“小二,给洒家来两壶药酒!”

由于我国佛教医学受印度医学影响很大,所以佛教徒比较推崇的药酒是“耆婆汤”,里面富含印度人喜欢的酥、油、蜜、糖。

鲁智深:“小二,酒里要多放蜂蜜!”

砍棵松树回家过圣诞?

不,泡酒喝!

如果家里来的客人既没赶上什么特殊节日,又没什么特殊身份,古代有没有什么通用的药酒可以来招待客人呢?

有的!在古代医术中有关药酒提的最多的就是“松”,由于松树自古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正所谓“寿如南山不老松”,所以古人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理念,认为松树全身都是宝,松叶、松花、松节、松脂、松果、松树皮……统统都可以拿来泡酒。古代中医用松树不同部位泡出来的酒分别有治疗四肢疼痛、四肢枯细、精神萎靡、口齿不清等疗效。

白居易诗《枕上行》写道:“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白居易觉得自己晚年每天能喝口松花酒就乐天无忧了!

作为一名古人,家里经济条件如果不是很富裕,买不起乌蛇和蛤蚧,也请不起仆人来酿制五花八门的药酒,可以考虑去砍棵松树拉回家,拆吧拆吧泡上,还是很经济实惠的!

ProprWords

《作家文摘》旗下高品质历史文化MOOK

最新出版第三辑·精选

07人间惆怅雪满头

■辛弃疾:谁揾英雄泪

陈启文

从二十出头南渡归宋,经历了二十年宦海沉浮,无论他怎样不甘沉沦地打拼,他那“归正人”的尴尬身份、倔强刚烈的军人性格和对北伐抗金始终不渝的热情,当然还有他难辞其咎的滥杀和“聚敛”,使得他在南宋官场始终是一个难以兼容的另类。

■永和九年的那场醉

祝勇

王羲之死了,但他的字还活着,层层推动,像一只船桨,让其后的中国艺术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又似一朵浪花,最终奔涌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那场短暂的酒醉,成就了一纸长达千年、淋漓酣畅的奇迹。

■帕斯捷尔纳克和他的红颜知己

蓝英年

伊文斯卡娅不仅是帕斯捷尔纳克温柔的情人,还是他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拉拉的形象可以说是他们共同创造的,伊文斯卡娅的经历丰富了拉拉的形象。形象原型参与塑造形象在文学史上也属罕见。从此,帕斯捷尔纳克的一切出版事宜皆由伊文斯卡娅承担,这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妻子奈豪斯无法胜任的。

08家国乾坤大

■秦国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鞠佳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他的《中国通史》中这样评价道:“战国将近二百年的长期战争,本质是地主政权代替领主政权的战争,是地主政权的秦国对领主政权的山东六国猛烈进攻,结果秦国胜利,是历史发展的一个伟大成就。”在这场战争中,秦国一方的百姓不断获得土地财产,越扩张就越获益,百姓怎么能不为之心动呢?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黄仁宇

海瑞是忠臣,又是孝子。他三岁丧父,孀居的母亲忍受着极大的困难把他教养成人。她是他的抚养者,也是他的启蒙者。在海瑞没有投师就读以前,她就对他口授经书。所以,历史学家们认为海瑞的刚毅正直,其中就有着他母亲的影子。然而,同样为人所承认的是,海太夫人又是造成这个家庭中种种不幸事故的重要因素……

■容闳: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第一人”

雷颐

他的出现,是中国全球化的最初体现,意味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将遇到一种新的文明的挑战、碰撞,并渐渐与之融合。全球化背景下的古老中国,最重要的时代课题就是“现代化”,容闳是中国现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人物和重要推动者。

09嗟漫载当日风流

■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

有关领导,据说就是陈毅和陶铸,命人在先生楼前草地上铺成了一条白色的路,路旁全是绿草,碧绿与雪白相映照,供先生散步之用。从这一件小事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对陈师尊敬之真诚了。陈师是极富于感情的人,他对此能无所感吗?

■三姐夫沈二哥

张充和

沈二哥极爱朋友,在那小小的朴素的家中,友朋往来不断,有年长的,更多的是青年人,新旧朋友,无不热情接待。时常有困穷学生和文学青年来借贷。尤其到逢年过节,即使家中所剩无多,总是尽其所有去帮助人家。没想到我爸爸自命为“吉友”,这女婿倒能接此家风。

■大雅宝胡同甲二号

黄永玉

李可染第一次见齐白石是带了一卷画去的。齐见到李,因徐悲鸿的介绍,已经是越过一般礼貌上的亲切,及至他读到李的画作,从座位上站起来,再一张一张慢慢地看,轻轻地赞美,然后说:“你要印出来!要用这种纸……”于是他转身在柜子顶上搬出一盒类乎“蝉翅宣”的纸来说:“这种!你没有,我有,用我这些纸……”

■失画忆西行

刘心武

冯牧和京剧“四大名旦”的程砚秋关系很不一般,有说在冯牧投奔延安之前,程是收过他为弟子的,程去世前,冯牧虽然供职于文学界,也还是常去与程探讨京剧表演艺术的。

■蝉蜕——忆顾城

王安忆

在北岛终于安顿下来的香港的家中,壁上有一幅字,写的是“鱼乐”两个字。北岛让我猜是谁的字,我猜不出,他说:顾城!想不到那软软的小身子,永远不愿长大的小身子,能写下力透纸背、金石般的笔画,一点不像他,可就是他。人们都将他想得过于纤细,近乎孱弱,事实却未必。他蜕下的那个蝉衣,也许还是一重甲,透明的表面底下,质地是坚硬的,坚硬到可以粉碎肉身。

■家父沈醉与杜聿明的“手足”情

沈美娟

杜聿明在工作中对父亲的帮助也很大。一次,管理人员要他们给大伙缝制一批内裤。父亲觉得反正是给战犯们穿的,缝制时比较马虎。杜聿明发现后对父亲说,成功靠的就是“认真”二字。他劝我父亲一定要改掉马马虎虎的毛病,而且他自己身体力行,在剪裁时,先用尺子认真仔细地量,再用旧报纸剪成纸样,然后才动手剪裁布料。一旦发现父亲缝制的衣物不合格,他就坚持让他返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shagena.com/zgcd/5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