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应元雷坛道法微微课堂第七课论符法相关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

1.九天应元雷坛严正声明

2.于子申道长的重要声明

3.九天应元雷坛道众名单

4.清微书院答疑和公告汇总

5.九天应元雷壇皈依相关解答

6.九天应元雷坛:正一派道士

7.鼠年十二生肖运势详解!

8.何为拜斗?为何道教的礼斗有消除一切厄难的大功德?

9.九天应元雷坛:上清天心派的“朝真礼斗”全解析

10.关于道教中师徒与考验的一番肺腑之言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一、符咒来源

符其实本身为人间军队之用,为信印。所以符本身就是信物。论起来人间为什么会有符的出现呢?其实这个很难追究。归根结底有2个来源。

空中结就,神灵传授。

《皇经集注》云“自然飞玄之炁结空成文字,方一丈。擎于诸天之内,生立一切也”。这里就讲到,飞玄于空中结就成文字符咒。

《三元八会六书之法》也有记“一者阴阳初分,有三元五德八会之气,以成飞天之书,后撰为八龙云篆明光之章。二者演八会为龙凤之文,谓之龙书。以下皆玄圣所述,以为天文也”

而神灵传授则更多了,比如本次传授的洞见鬼神法就出自于本派紫庭琅书,而紫庭琅书则是雷霆辛天君所传授。辛天君乃铁笔判官雷公也!

中国的符咒历来都被认为是神秘的、迷信的。只因为太过秘密的缘故。其实,不懂一堆书,说破只是一张纸而已。历来符咒传法多是不传六耳或者是画符的时候四目不见,目前市面很多的古书符咒,大多也都暗含机关。或者符咒画错,修改等。或者口工师传等等。因此,那些地摊几块钱就能买到的符书不过是港台那些风水大师的收割而已。

二、符咒的关窍

所谓“画符不知窍,惹的鬼神笑”画符的关窍有很多的讨论和分歧。唐朝孟安排《道教义枢》中有这样精彩的一段“神符者,明一切万物莫不以精气为用,故二仪三景皆以精炁行乎其中,万物既有,亦以精炁行乎其中也,是则五行六物莫不有精炁也,以道之精炁布之简墨,会物之精炁,以却邪伪,辅助真教,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五方。

由此可知,符是需要将精炁布于物品之上,最后一笔呵成,以达到不同的神奇效果。

从这里又推出了一个问题“精”是什么?古人讲“有人三宝,精气神”。《淮南子》中有论:精气分2种,一种烦气,一种精气,烦气落地成虫,精气落地成人。《论衡》中有记:“天禀元气,人受元精”。这里都讲人和精炁有着直接微妙的联系。

其实以上的说法也不尽全然,和道教的精炁说法还是有偏差的。

首先,道教不讲“神创论”。宇宙和人都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气而生。道教修行的就是如何运用和聚集、体会、体悟、修炼各种气和精炁。

而符则是运用召集起来,让其回归该去的地方。“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气这个东西无形无质。需要有所凭方可聚拢,所以道教讲“聚则成神,散则成气”

而上清天心派注重内外双修,内修内炼五脏精炁生化内外炁之运用,而外修符咒德行,借以符咒神威度脱群迷。以内炁运转水火,以精神掌握风雷。此则是雷法。所以我教的道法符咒都非常注重内炼的功夫,以及那一点灵光。《书符笔法》中说“书符之法,不过发先天之妙用,运一气以成符,祖师所谓眼书天篆,心悟雷玄,初无存想,亦无作用”由此可见这种书符之境界不过是单用一个先天之气,其他都不需要。

如此只是概论,不做详细的讨论。如果详细的说起来,里面的内容繁多。符咒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讳令”

讳与令是道教符咒技法中最重要的一件东西。很多符中都会出现,有的符则是隐藏在墨团中,甚至是笔画中。有的是画出来的有的则是念出来的。还有的甚至是想出来的。总之一点:很重要!!“讳”一次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历史上,一般用于尊称和皇室专用。比如名讳。在字典中查询,讳的意思是躲避、隐藏的意思。也是对已故皇帝等人的称呼。道教中的讳说白了就是一位神的名字。每一个讳都是一个神的名字。以一种特殊的方法写出来而已。名字有分别和警觉的作用,比如你家人平时应该很少叫你的名字,当叫你名字的时候也证明事情很严重,你要谨慎了。令呢!这个是由讳与意思结合在一起的。

比如前段时间教给大家的《长寿延寿符》里面有天官长生令、地官长生令、水官长生令。这个就是由三官敕令人长寿的意思。不知道我的表达各位能明白不!另外民间法教则有一种与讳令相同作用的”讳令“。被称为“花字”。花字是由字与连起来的小圈大圈等结合在一起的。用处同讳令没有什么区别。讳令可以单独当符用也可以配合符用,花字也是一样的。比如六壬教的止血花字、止痛花字等。都是拿出来单独用的。中国最早用花字的是一些皇帝和达官贵人等。目的是让自己的名字独特,以达到防伪的目的。每个道教和法教都有自己的一些不外传的讳令,有的讳令你看着都是一样的,但是结法不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紫微讳”,我没有做过什么统计,但是初步认为,紫微讳的结法大概就不下二百种。而金光令则用法和结法也有不同。道教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金光法几乎可以独立成为一个系统的法门了。还是那句话,不论是道教还是法教,讳令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本讳令文摘曾作为教材流通,被多人借鉴,但实为于子申道长原创)

三、书符的用品

1、书符笔谈

书符首先就要先说说笔,道教一般书符对笔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除非一些比较重要的道法。大多的时候是没有要求的。只要自己用的顺手即可。

目前网上很多都说要祭炼、装脏等。其实也要分怎么回事。如果是天医法去治病,你的笔还没有祭炼完成,恐怕其人早就驾鹤西归了。

首先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书符的笔不可以杂用,不可以一会写字一会画符。这是不可以的

2、用完后要洗干净,然后挂在高处,要高于腰部位置,不可以放在夫妻房间中。若能供养起来最佳。

3、外出的时候若需要带着的话,需要用干净的盒子或者袋子装起来。

4、符笔不可以玩耍,切记以笔尖指人,孕妇、白衣孝服之人尤甚。

5、污秽之手,不可以碰符笔。

6、不可以被猫狗等宠物看到。

2、书符墨谈

墨在中国历史悠久,而且墨所产生的文化也是底蕴深厚,墨不但可以书文绘画还有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崩。”

本次建议用“胡开文”的松烟墨来书符,切记不要用墨汁。墨汁书符是不规范的。

符墨禁忌:

1、不可杂用,不可一会画符一会写字

2、不可装在口袋等处,要放在盒子里或者用布包好放在高于腰部的地方。

3、墨必须用干净的水化开或者用白酒化开。

4、画符绝对不可用墨汁

3、书符纸谈

一般画符都没有什么要求,对纸张大小也都不限制,我们一般画符都用宣纸,生、熟都可以。

一般本教用符多用黄色或者是黄色、红色,少部分用紫色和青色等。对于纸张没有什么具体要求。

4、书符用砚谈

在道教书符中,砚台是最讲究的。砚台在书符中被称为“雷池”。乃风雷云集之处。不可轻视。

用砚台材料最好是石制的。不可用塑料。橡皮等砚台。此类无法聚集风雷云雨之气。

5、书符朱砂谈

朱砂这个东西不得不好好说说了。在道教画符中朱砂用的非常多。朱砂这个东西主要产于贵州、湖南、四川、广西等地。其名称很多。

朱砂为硫化汞的天然的矿石,为大红色,分成朱砂粉末、朱砂结晶。朱砂结晶是有金属或者金刚光泽的,是三方晶系。

在古代,提取和炼制朱砂的工艺很古老和简陋,比如当今的水飞法则是很古老的朱砂提取炼制的方法。

首先要用磁铁吸取朱砂中的铁末。然后用流水冲刷。谓之水飞。

朱砂此物,性味甘凉、有毒。因此我师傅曾经和我说过,一般我教催产保胎等吞用之符都不用朱砂。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作用。因此可见符咒也是对应自然之道的。

朱砂是入心经,《本草经解》云:“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朱砂具有安神、定惊、明目、解毒、治疗癫狂、惊吓、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疥癣等。

《别录》云“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

朱砂据说乃是盘古大神的精血所化,用以太阳火锻造而成。具有很强大的驱邪伏魔的功效。但是毕竟是有毒的,没有功底的人不能乱吃。(有功底也建议不要乱吃)

一般食用朱砂的人都用针尖挑一点用酒服下。画符的时候一般将酒兑入朱砂后,以笔在朱砂中旋转调和然后念敕朱砂咒。

作者:于子申道长

写於:不敢居

本文曾经作为教材编入,所写成时间已经是年的事情了。今再版登出,以科普大众,利益众生,也做到抛砖引玉之用!

九天应元雷坛:于子申道长的重要声明

九天应元雷坛:香者,天真用兹以感通,地祗缘斯以达信!

九天应元雷坛:别给五帝钱交智商税!!!

九天应元雷坛:千僧易得,一道难求:从得道高人由佛入道看修行!

九天应元雷坛:瞧瞧这“几种修行人”的表现,怕是神仙都坐不住了!

九天应元雷坛:正一弟子为什么要传度?传度后如何行道?

九天应元雷坛: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修道五要素修真之径路

九天应元雷坛:关于不明确出生生辰一事解答

九天应元雷坛:道长和你谈谈道教玉皇钱

九天应元雷坛:信仰道教,可以从《北斗经》开始

九天应元雷坛高功课:法师入靖威仪

九天应元雷坛: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九天应元雷坛:关于堕胎婴灵超度问题回复

九天应元雷坛:郭德纲老师谈麒麟!

九天应元雷坛道法微微课堂第一课:解禳不祥噩梦道法一宗

九天应元雷坛道法微微课堂第二课:小儿惊惹撞客送鬼法

九天应元雷坛道法微微课堂第三课:治小儿夜啼术

九天应元雷坛道法微微课堂第四课:解秽转运汤

九天应元雷坛道法微微课堂第五课:治小儿夜啼术

九天应元雷坛道法微微课堂第六课:香灰送晦道法一宗

正一上清天心派九天应元雷坛法脉源流等事

庚子鼠年,十二生肖运势分析详解大全完整版!

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

欢迎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ushagena.com/zgcd/5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